欧美色图网站,老熟妇中国,色婷婷日韩,呦呦成人丁香

歷史查詢
財經資訊
當前位置:青島國際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財經資訊 >> 瀏覽文章
>>最新資訊
>>熱門資訊
世界多國無預警加息 新興市場或將遭遇最危險的一年
作者:佚名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11日    【字體: 】   
 

      通脹攀升、經濟下滑、政治動蕩……新興市場自1月底以來正遭遇新一輪危機。僅1月29日~2月5日一周內,新興市場股市流出的資金規(guī)模達64億美元,創(chuàng)出自2010年10月以來單周流出規(guī)模最高紀錄,而南非、印度、土耳其央行更是先后無預警加息,試圖減緩資金外逃的壓力。

      本輪動蕩反映了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和貨幣政策的最新動向做出的調整,其核心推動因素是美聯儲開始逐步縮減量化寬松(QE)。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本輪動蕩將好似洪水猛獸般沖垮新興市場中的所有國家,畢竟支撐新興市場國家崛起的根本要素并未發(fā)生改變。

      危機或將蔓延至新興市場外部

      新興市場資金逃離以及市場動蕩早在去年5月下旬后就已開始,進而產生了所謂的“脆弱五國”(Fragile Five),即巴西、南非、印度、土耳其和印尼。而在今年來的本輪危機中,更多新興市場經濟體正卷入其中。

      近半個月來,包括阿根廷、土耳其、烏克蘭、印度、委內瑞拉、印尼、南非、巴西等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都出現了貨幣迅速貶值的現象。其中,阿根廷比索的“墜落”令人觸目驚心:在短短兩周時間內,其跌幅高達22%。

      盡管短期內美國經濟增長動能有放緩跡象,但美聯儲退出QE的大方向不會改變。再加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新興市場面臨的整體風險正在加劇。

      “今年或是新興市場最危險的一年,目前的情形猶如1997年亞太金融危機的前夜!睎|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歷史上多次新興市場危機都對發(fā)達國家金融機構和市場產生過較大影響。而目前,全球金融市場相互影響的力度比任何時候都要大,因此沒有人能在新興市場動蕩中豁免——發(fā)達國家的經濟政策也很難再不考慮任何“溢出效應”,尤其是美聯儲。

      印度央行行長拉詹最近就批評說,美國和其他發(fā)達國家在政策上的自私自利部分導致了新興市場的動蕩。但這些從新興市場流出的具有破壞性的資金,最終將會傷害到西方國家。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近日也表示,新興市場今非昔比,在全球經濟中已舉足輕重,因此新興市場承壓最終會通過貿易、金融渠道傳導至發(fā)達經濟體。

      悲觀情緒不必過度渲染

      全球投資者對于新興市場的悲觀情緒正不斷蔓延,但也不乏片面和過度渲染之詞。

      值得強調的是,“新興市場”這個組合本身就不具有同質性,各個國家的基本面千差萬別,單憑部分國家的市場動蕩來以偏概全,認為新興市場已經面臨全面衰退,是非常片面的。

      盡管阿根廷等國家經濟增速放慢、通脹不斷惡化,中國、韓國、墨西哥、菲律賓等國家仍然表現得比較穩(wěn)定。尤其是中國,并沒有出現人民幣大幅貶值的現象,通脹率也一直穩(wěn)定在3%左右。

      與此同時,這種異質性很可能會面臨進一步分化的趨勢,尤其體現在各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上。

      此外,作為一個國家應對資本外逃的終極武器,外匯儲備的水平也非常重要。新興市場的外匯儲備已經從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候占GDP不到10%上升到了去年的近30%。

      更何況,在經歷了去年夏天的動蕩后,新興市場已經或多或少獲得了類似的應對經驗。

      俄羅斯聯邦財政部副部長阿列克謝·莫伊謝耶夫(Alexsey Moiseev) 不久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去年夏天的市場動蕩就是美聯儲撤出QE給新興市場的一次“彩排”,如今真的開始逐步退出,新興市場已經有所準備。

      從長遠來看,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應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改革,逐步擺脫過度依賴發(fā)達經市場的增長模式。

      實際上,多數經濟學家相信,今天的動蕩并不能改變這樣一個事實:未來幾十年,新興國家的經濟發(fā)展速度仍然要大于發(fā)達國家,支撐新興市場國家崛起的根本要素并未發(fā)生改變。

      股市或將繼續(xù)承壓

      宏觀經濟層面的不確定性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不容小覷,未來新興市場股市或將延續(xù)去年頹勢,在2014年繼續(xù)承壓。

      英國最大退休基金管理公司Legal &General Investment Management環(huán)球股票策略師Lars Kreckel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去年美股投資者的回報高達30%,而新興市場股票的投資者則哀鴻遍野,不同地區(qū)的損失在1%至15%之間。

      Lars Kreckel說,過去三年來,新興市場股票表現不佳,很容易讓投資者對這類資產產生兩種想法:要么是打賭新興市場股票還有追趕的潛力,要么就全盤放棄。但他認為,現在并不是下注的最佳時機,因為現在賣出已經太晚,但買入又太早。

      在他看來,新興市場股票在全球股票資產中具潛力的兩大理由是:估值較低,且感興趣的人不多。但不幸的是,目前新興市場股市面臨的負面因素要遠遠多于正面因素。隨著未來新興市場可能還會陸續(xù)受到壞消息的沖擊,股市恐怕還將承壓。尤其是不少新興市場股票指數都重倉大宗商品相關行業(yè),由于礦業(yè)產能過剩以及中國經濟再平衡,相關股票難以樂觀。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天然氣和煤炭的隱秘競爭
下一篇文章:高盛:內地1月CPI通脹率將下降 貿易增速放緩